新闻网讯(通讯员方伟、柯佳)10月29日下午,学院“三结三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教育实践活动大会在五楼报告厅举行。院领导、全体中层干部、专职辅导员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大会由党委常务副书记简德平主持。

本次大会是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系统部署“结对子、结亲戚、结共同体;促民族团结、促校园安全稳定、促社会长治久安”的“三结三促”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系统部署,明确“三结三促”工作方向和路径。大会上,党委书记朱磊发表总结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三结三促”团结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高校应积极引导各民族师生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朱磊强调,全院需精准把握“三结三促”活动目标:一要强化思想引领,通过民族文化展览、团结故事分享等形式,凝聚民族团结共识;二要深化交流互动,借助常态化谈心、家访及师生结对会餐等活动,促进民族情感深度融合;三要注重实践创新,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实效。为确保活动落地见效,他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培训指导、加强宣传引导、建立评估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多元发声,全面展现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生动图景。 大会发言环节构成了民族团结从理念到实践的生动注脚。学生党员代表、体育教育训练系赵想同学表达了青年一代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

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体育人文与健康系彭麒霖(回族)同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选择运动康复专业的初心,深情讲述了各民族同学间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动人故事,并表示将用所学服务家乡各族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

干部代表、体育教育训练系党总支副书记董武从院系层面分享了工作经验。他介绍,该系立足体育学科“团结黏合剂”的天然优势,前期通过不同民族学生混住、精准帮扶“五难”学生等措施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将着力构建“师生结对、生生结对、校地结对”的多维网络体系,并打造“体育+思政”等特色实践平台,推动“三结三促”工作走深走实。

经验沉淀,构建“三全育人”民族团结教育新格局。本次大会不仅是动员部署,更是一次阶段性工作经验总结。学院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径:一是坚持主线贯穿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在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线的同时鼓励院系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行差异化探索;二是坚持思想引领与实践养成相促进,让学生在具体场景感知中深化共同体意识;三是坚持解决实际困难与凝聚人心相统一,以关怀帮扶增强归属感与向心力;四是构建校内联动与校地协同相补充的工作合力,拓宽育人场域。

大会在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一站式学生社区民族文化展览、合影留念后圆满落幕。学院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三结三促”工作,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