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卫忻川)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爱,11月12日,思政课部组织师生代表前往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观“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

展览大厅以“真理的力量”为主题,展出了包括《共产党宣言》的早期译本、马克思手稿中的珍稀原件与复印件,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等珍贵文献。一页页泛黄的书页、密密麻麻的批注,无不诉说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
大厅里,师生们认真观看展览,仔细聆听讲解。大家共同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大家被革命先辈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所震撼,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2024级运动康复专业王子茂激动地分享道:“军营的经历让我对信仰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
2024级新闻学专业孙应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从未是故纸堆里的教条,而是一代代人用热血与实践浇灌的‘活思想’。从延安时期的油印本到新时代的数字化文献,从革命年代的奋斗宣言到当下的发展蓝图,文献载体在变,但其中蕴含的初心与使命始终未改。”
202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秦伟博表示:“此次参观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的科学体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认真研读经典,汲取思想养分。”
2025级新闻学专业贾景涵认为新时代青年应有历史担当:“从《资本论》的手稿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篇章......信仰的光从没有只停留在纸页上——它是‘两个结合’里的实践智慧,是新时代里‘守正创新’的笃定。如今我们接过这束光,不必等惊天动地的时刻,只需像前辈们那样,以理论为‘矢’,以时代为‘的’,在每一次发声中、每一次坚守里,让这束‘壮丽的日出’继续照亮脚下的路。这,就是青年与信仰最鲜活的联结。”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思政课堂,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思政课部主任李中祥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引导学生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今后,思政课部将继续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打造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活力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
(审核:李中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