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晚7点半,“校园贷,知多少”主题班会在教学楼B201召开。会议由人文社会科学系辅导员董武老师主讲,14级文管,播音、体专全体同学参加。

近期,郑州某高校一大学生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他死前留下的信息深深震撼了大家。究其原因,近来校园内无处不在的所谓“大学生贷款”的小广告是祸根。
清明假期结束,同学陆续返校,谈论最多的是自己假期的游历。无论是旅游还是购物,对于学生的经济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其中不少同学便选择校园网贷。与此同时各种关于校园网贷的负面新闻报道层出不穷。针对这种情况,董武老师根据系总支要求,对这个敏感的话题给同学们作一个宣讲和分析。
从预防着手,加以遏制。此次主题班会从校园网贷的界定、分类、特点、隐患、与其它信贷的区别,以及如何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等六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校园信贷业务的实质。事实上,绝大部分校园网贷平台本身的合法性与正规性就存在问题。
目前看来,放贷人瞄准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群体,再加上同学们的好奇心、虚荣心以及消费欲的驱使,从而尝试借贷或因个人信息的泄露而遭他人冒贷,最后导致个人及家庭受到严重的伤害。校园网贷作为曾被禁止的校园信用卡的延续,我们必须认清其真实面目,探清其欺骗手段,看清其贪婪本质。所谓大学生贷款,表面上看是民间融资,其实质是高利贷。借芝麻,你要还西瓜。大学生因网贷跳楼等一系列的悲剧已经造成,我们要力避成为下一个受害者。骗子旁边就有一个傻子,我们大学生不能当这样的傻子。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身辨别事物好坏的能力,远离所谓大学生“贷款”,这便是此次班会的主要目的。
大学生的成长不仅是知识储备的增加,判断力的加强也尤为重要。往往一件忽略的小事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个人信息的保密性,毫无节制的消费欲望,都是一道道必须攻克的难关。
董老师还要求借贷的同学,当机立断,立即还款。千万不能优柔寡断,要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人文社会科学系
二〇一六年四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