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部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部新闻 -> 正文

思政课部教师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

日期:2025年03月06日阅读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李中祥)3月4日下午、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开幕。思政课部组织教师采取不同形式,实时收听、看大会开幕盛况。会后,大家各自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课部主任、书记李中祥:观看了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为24年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就深感振奋和自豪。征程风正劲,笃行向未来。思政课部将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运用好实践教学,把我们党领导国家、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讲活讲透思政课之理,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底气,并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卫忻川: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了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计划。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引领力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首位度。为此,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充分利用好相关社会资源,构建有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通过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将思政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强化思政课在塑造青年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引领力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副主任方科: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深入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开幕会精神,意义重大。通过本次收看全国“两会”,可以深刻理解国家在经济、民生、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政策部署。我们应当结合两会精神实质,及时将这些内容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思政课教研室教师曾艳: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今年全国两会,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及时将两会精神融入新学期课堂教学,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变革与成就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研室教师屠萍:听了25年全国政协会议工作报告,深刻感受到政协工作贯穿的一个主线就是“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就是创新工作机制。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思政课教研室教师申晨:收看2025年全国人大开幕式会议后,我深受触动。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回顾过往成绩,令人自豪;展望未来发展,为我们指明方向。着眼“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篇,对改革发展、民生保障等规划,彰显国家战略眼光与责任担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在实际教学中,将人才培养理念融入课堂,用鲜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借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思政课教研室青年教师胡易覃: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深刻体会到思政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我将再次备课,将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计之中。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民航、乡村振兴等行业的真实案例,将代表履职实践转化为课堂素材,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

思政课教研室青年教师刘安宁:观看了全国“两会”的开幕会,使我更加全面深刻的感受到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更加明确自身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会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审核人:李中祥)

版权所有: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