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宣传工作,全面提升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学校安全责任,按照《关于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武汉市公安局工作部署,决定在学校开展“无诈高校”“无诈院系”创建活动,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无诈高校”“无诈院系”创建活动,有效提升师生自防、联防和综合防控能力,推动形成校警联动、师生参与、全民反诈的反诈新格局,为建党100周年创建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努力实现反电诈宣传覆盖率100%、师生员工防电诈宣传知晓率100%、力争获得“无诈高校”“无诈院系”称号。
二、组织领导
组 长:张 飙
副组长:夏方智、龙 斌、史连启、杨家升
成 员:院办(宣传部)、组织人事处、学工处、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保卫处、校团委负责人为成员。保卫处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各二级单位要明确责任领导,加强组织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三、工作措施和分工
(一)加强与公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涉校案件情况,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三个必访”(受骗金额3万元以上、新生、教职工被骗必访)、“三个必问” (是否接受过防电诈宣传、被骗思想成因和教训、对宣传工作的建议必问)工作。认真研判涉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发布通报。(责任单位:保卫处)
(二)建立校园安全工作网络,两系以辅导员、班干部、寝室长为安全信息员,各部门安排专人为“反电诈”宣传员,组建志愿宣传队,发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构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共同体”。(责任单位:学工处、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校团委、各部门)
(三)以丰富的宣传形式,滚动开展宣传,营造校园反诈宣传氛围,形成宣传教育强大声势。(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各部门)
1.充分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学院、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2.通过校园网、广播台、电子显示屏、LED显示屏不间断滚动播放反诈宣传音视频。(责任单位:学工处、保卫处、党委宣传部)
3.在办公楼、教室、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等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在校园出入口、主要路段、商业网点人员集中的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图片。(责任单位:校团委、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保卫处)
4.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周日晚点名、举办反诈主题的知识竞赛和反诈短视频、微电影比赛等活动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校团委、学工处)
5.开展“无诈班级”“无诈寝室”创建活动,巩固宣传教育成果,集小胜赢大胜,将创建活动落在实处。(责任单位: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6、坚持反电信诈骗知识入脑入心。反电信诈骗知识考试实行全覆盖,每发生一起诈骗案例,受骗当事人必须到保卫处重新做一次试卷。(责任单位:保卫处)
(四)强化检查考评督导,将创建活动情况纳入到学校综治考核、优秀班级、优秀寝室、优秀辅导员、优秀班干部等一系列集体或个人考核之中,切实推进创建活动开展。(责任单位:保卫处、学工处、体育教育系、人文社会科学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长抓不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是关系到人民财产安全,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效遏制学校电信网络诈骗发生。
(二)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把握新形势下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特点,既要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也要注重教职员工的宣传;既要加强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又要加强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点手段和识别应对方法的宣传;既要防范师生上当受骗,维护其合法权益,又要防止大学生应聘误入诈骗公司或从事非法买卖电话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认真总结,相互交流。各单位要注重收集创建活动的文字、照片、影像等资料,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相互交流创建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为学校完成创建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党政办公室 2021年4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