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动公开 > 教学质量信息 > 正文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5-29 阅读次数: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序言

近些年来,高校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是重大的教育问题,甚至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高校的毕业生牵连着社会中的千家万户,同时与民生保障、就业工程、大众创业、社会稳定等环节息息相关,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独特而显著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和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协同努力,采取有效的保障策略;另一方面,高校历来都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基于这样的诉求,此次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作为案例,来解读2016年该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希望促进这方面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2、背景的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毕业生基数的急剧增多,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话题已经在全国成为了焦点话题。有统计显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727万人、749万人与756万人,其基数之大不言自明。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逐渐成为了“老大难”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升为社会就业问题,牵连到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社会构建等诸多议题。

由此可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与品质,这是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都极为关注的课题。我们根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来统筹分析就业的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并给出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期望为促进这方面工作带来启迪和帮助。

3 2016年毕业生及就业的基本情况

表1 就业率统计表(学院/专业/学历)

院系

专业

总就业率

学历

本科生毕业

专科生毕业

合计

84.30% (1219/1446)

85.29% (1090/1278)

76.79% (129/168)

学科系

88.89% (368/414)

89.09% (245/275)

88.49% (123/139)

经济学

89.58% (86/96)

89.58% (86/96)

体育教育

88.49% (123/139)

88.49% (123/139)

运动人体科学

0.00% (0/1)

0.00% (0/1)

英语

92.86% (52/56)

92.86% (52/56)

新闻学

87.70% (107/122)

87.70% (107/122)

术科系

82.46% (851/1032)

84.25% (845/1003)

20.69% (6/29)

体育教育

83.45% (620/743)

83.45% (620/743)

舞蹈学

95.65% (22/23)

95.65% (22/23)

表演

85.65% (203/237)

85.65% (203/237)

社会体育

0.00% (0/1)

0.00% (0/1)

舞蹈表演

21.43% (6/28)

21.43% (6/28)

 

如表3-1所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就业率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达到了84.3%,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更是高达85.29%,1278名毕业生中有1090人达到就业,基本保持在八成以上的高位,但是显示出未来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激励。

如表所示,可以看到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就业率统计中,不同学科的就业率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也显示出专业和学科的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截然不同的。如,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毕业生中,舞蹈学专业、英语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5.65%、92.86和89.58%,这充分显示出这些热门专业在就业单位中仍然备受青睐。此外,体育科技学院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率也高达88.49%,再次显示了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科竞争力。

4、就业流向与就业结构分析

对于毕业生就业的结构和地域流向的分析,能够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更好的开展招生以及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的启示,这也是近些年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对于就业质量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下表分别从就业流向、就业率构成的角度展示了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为系统分析提供了参考。

表4-1 就业流向统计表(地域)

院系

所在地区

学历

本科生毕业

专科生毕业

合计

1278

168

学科系

275

139

北京市

1

山西省

1

吉林省

5

安徽省

13

福建省

2

江西省

9

河南省

4

湖北省

207

138

湖南省

6

广东省

4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重庆市

9

四川省

5

云南省

3

甘肃省

1

宁夏回族自治区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术科系

1003

29

河北省

4

山西省

19

辽宁省

3

安徽省

5

福建省

18

江西省

9

山东省

1

河南省

2

湖北省

880

29

湖南省

11

广东省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16

四川省

3

贵州省

5

云南省

1

西藏自治区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通过解读表4-1展示的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地域流向不难发现,和2015年的情况类似,武汉体育学院所在的湖北省仍然是本院毕业生的首选地,其中学科类的本科毕业生共计275人,有207人选择在湖北省就业,占比高达75.27%;学科类的专科毕业生共有139人,其中138人选择在湖北省就业,占比高达99.28%;在术科类的1003名本科毕业生中,有880人选择在湖北省就业,占比为87.73%,而术科类专科毕业生共计29人,全部选择留在湖北省,占比达10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本地、本省就业仍然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首选。

除了本地、本省就业之外,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流向较为密集的省份包括广东省、福建省、山西省、安徽省等,调查发现这与毕业生的籍贯有一定的关系。因此,2016年的毕业生调查数据说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流向基本为湖北省及其周边区域,其中湖北省的毕业生容纳系数仍然是极高的。

4-2 就业率构成统计表(专业)

专业

就业率

其中

协议就业率

灵活就业率(含自由职业)

升学出国率

自主创业率

合计

84.30% (1219/1446)

19.23% (278/1446)

60.51% (875/1446)

3.25% (47/1446)

1.31% (19/1446)

经济学

89.58% (86/96)

29.17% (28/96)

55.21% (53/96)

5.21% (5/96)

0.00% (0/96)

体育教育

83.45% (620/743)

14.00% (104/743)

65.41% (486/743)

1.48% (11/743)

2.56% (19/743)

体育教育

88.49% (123/139)

46.76% (65/139)

36.69% (51/139)

5.04% (7/139)

0.00% (0/139)

运动人体科学

0.00% (0/1)

0.00% (0/1)

0.00% (0/1)

0.00% (0/1)

0.00% (0/1)

英语

92.86% (52/56)

46.43% (26/56)

30.36% (17/56)

16.07% (9/56)

0.00% (0/56)

新闻学

87.70% (107/122)

20.49% (25/122)

57.38% (70/122)

9.84% (12/122)

0.00% (0/122)

舞蹈学

95.65% (22/23)

0.00% (0/23)

95.65% (22/23)

0.00% (0/23)

0.00% (0/23)

表演

85.65% (203/237)

12.66% (30/237)

72.57% (172/237)

0.42% (1/237)

0.00% (0/237)

社会体育

0.00% (0/1)

0.00% (0/1)

0.00% (0/1)

0.00% (0/1)

0.00% (0/1)

舞蹈表演

21.43% (6/28)

0.00% (0/28)

14.29% (4/28)

7.14% (2/28)

0.00% (0/28)

不同专业的就业率对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及管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透过表4-2的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本学院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包括舞蹈学、英语、经济学与体育教育等,四个专业的整体就业率分别达95.65%、92.86%、89.58与89.49%。

但是,数据也显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毕业生在选择升学出国与自主创业方面的热情仍然不足,缺乏必要的进展,其中自主创业比率的低迷是值得引起思考和关注的。

5 2016年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研判和解读,不难发现,相比于2015年,学院的就业情况仍然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是其中隐藏的问题和矛盾也是值得注意的。在数据和统计的背后,一方面显示了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同时也显示出专业设置及管理的部分问题,另一方面更彰显出毕业生在面对自主就业、自主创业方面的不足,急需改进和提升。

首先,研判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的数据,能够看出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纸上谈兵”能够头头是道,但是具体到工作岗位与实践操作,往往出现或大或小的问题。一方面,这是由于学院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疏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得专业技能不过硬;另一方面,随着学院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在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的资源分配上出现了“稀释”现象,加之大学生自我要求的降低,实践能力下降就是必然的情况。所以,重视这一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随着各地方的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要采取更多的政策扶持,要给予更大的便利,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但是目前很对地方政府的政策并未落实到位,使得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存在上层支撑的问题。此外,教育主管单位是高校的主管部门,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应该制定更多的规章制度,确保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加顺畅,形式更加多样。通过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对于上级的支持与扶持,也是提升学院就业质量所必需的。

另外,由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流向基本都是湖北省境内,而湖北省的很多用人单位与各企业的出发点都是本企业、本单位的实际利益,加之学院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是“来之即用”的“即战力”,培养起来也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在企业的角度来看也存在诸多的障碍。湖北省的本土企业在选择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届毕业生的过程中更具审慎,对于毕业生质量愈发挑剔,使得包括本学院在内的很多高校在推进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所以,正视这些状况与问题,对于改进下一阶段的工作是有益的。

6 思考与建议

6.1制度建设与完善

高校尤其是武汉体育学院这样的学科导向的高校,在针对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必须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举措,要千方百计的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此打造就业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就业循环系统,提升高校对于学生素质的把控水平,使之更加有效,惠及毕业生就业是,这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

例如,高校的实习制度就是为了让毕业生更好的与企业、用人单位对接,在毕业之前就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实际工作的经验和阅历。以此为引,高校要更深入的建立毕业生的培激励、指导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培训体制,确保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具备更为完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意识。通过类似的制度建设,毕业生的就业可以更有底气,就业率也可以得到保障。

6.2教育培训与指导

诚如上文所述,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是包括武汉体育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例如,学校要实现与各类用人单位、社会企业的对接,选聘、邀请一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具备经验和能力的人来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培训,其实就是“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用实际的操作和演示来手把手的教给毕业生更多的工作技巧、实践方法及处理问题的对策。

此外,要把毕业生培训制度、就业帮扶的系列举措形成制度,串联成体系,使之常态化、固定化、模式化,同时要在每季度、每年度的就业培训和指导工作中加以创新,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制度修补和改善,使之常用常新,更加契合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的共同利益。借助这样的科学制度,高校毕业生能够快速的提升工作适应能力,用人单位也可以得到满意的“即战力”人才,高校的就业质量保障工作也能够保障。

6.3产学研一体化的持续推进

产学研的一体化是高校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保障。要知道,与企业的“联姻”,一方面能够加强高校在资金、技术方面的吸纳力度,为高校自身发展积蓄更多能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高校企业联动式发展的态势,最终为毕业生的对口安置提供坚实的支撑。同时,借助研究机构的学生优势,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借助企业的吸纳能力,高校可以将大量的毕业生输送到企业,开展实习,顶岗,上岗及实践工作。在一系列的工作中,毕业生可以很快的对接企业链条,同时在此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快速甄别毕业生中的人才,为优质人才的选拔建立通道。可以说,产学研的联动是三赢的选择,高校能够借此为毕业生就业疏通管道,学生也可以快速提升实际工作技能,企业也可以从中得到实惠。

6.4创业激励模式的运用

创业是现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也是很有前途的一个选项。其中,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把就业问题与民生保障、社会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即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不断改善。实际上,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推动与出台,政策方针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有效的行政监督与管理等手段,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工作。

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中可以看出,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几乎没有,这对于学院来说无疑是是极为尴尬的。为了运用好创业激励模式,要确保学生保持优异的在校成绩,形成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核心的专业技能,这是大学生的核心使命,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目前极为匮乏的。教育学的理论认为,大学期间优异的专业知识能力与成绩来源于大学生自我的要求,而其途径包括课堂、图书馆、实践活动及集体活动等。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集体活动、专业实践活动等,在校大学生可以不断增长见识,不断的提升与专业相关的能力,从而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6.5经济发展趋势下专业的调整与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下,高校的毕业生牵连着社会中的千家万户,同时与民生保障、就业工程、大众创业、社会稳定等环节息息相关,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独特而显著的问题。一方面,为了更好的促进和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协同努力,采取有效的保障策略;另一方面,高校历来都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同时,毕业生的就业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深造乃至未来的人生走向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必须高度重视。

以武汉体育学院的案例为引导,可以看到,随着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课外方面,即第二课堂形式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早就十分常见。从培育大学生全面素养和综合技能的角度出发,第二课堂体系能够完整的展现出大学课外教学的魅力,培育学生完善的人格和精神,带给学生更为健全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实践能力。此外,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更为广泛的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制定热门专业的培养及改革计划,使之更加契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这是高校重要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要突出专业发展的时代性,要改变传统的专业观念,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

7、未来工作的展望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研判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的数据和基本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累积,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热点,也是我国整体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普通社会职工存在差别,前者的第一次就业性质较为显著,而高校毕业生的素质普遍较高,因此其牵连性更加显著。所以,重视对专业设置、实践能力、学生自主性以及创新思维等相关工作的要求,采取多重策略,这是包括武汉体育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重要的工作方向。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各地方、各个高校对于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注,上述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良性机制正在形成,这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在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景是值得期许的,也是让人无限憧憬的。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学工处

                                                    2016年12月27日